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增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进一步提升组织生活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于10月19日下午在7-105开展10月份组织生活,就《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等原文原著和理论文章开展学习。马院党支部副书记许祝主持会议,全体党员教师参加了会议。
首先,党员教师们围绕此次学习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学习体会。
其中王瑞鹤同志谈到:《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以深刻、透彻、晓畅的说理风格和平实、朴实、切实的语言文字,为我们更加精准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更加坚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更加积极地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有力的理论支撑。
结合最近备课关于文化自信方面,我在《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中得到了更多的提升。中国式现代化赓续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展示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恢宏画卷。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而文化自信很重要的就来自文化的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所具有的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基础,形成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这本书,还需要反复地细读,从中领悟和提升理论素养。
舒智芳同志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这本书语言朴素,通俗易懂,讲清讲透了中国式现代化有关的17个重大问题。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明特色。
通过学习,使我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更加深刻。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客观现象,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潮流。中国对现代化的探索,早期经历了种种曲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几代中国人的努力下,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深深根植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神话,开创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创造了新的现代化模式,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发展中国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马院院长杜奋根同志以《何谓中国式现代化》为题给在座的各位党员同志分享了他的理解与观点。杜院长从为什么要提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怎样的现代化、怎样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主要区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释。杜院长的讲解理论性强,见解独到,带给在座的党员同志们一场生动的学术盛宴。听了杜院长的讲解,在座的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最后,许祝总结道,杜院长的分享非常有理论深度,各位党员同志的学习发言体现出在理论学习方面下了功夫,组织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也希望党员同志们再接再厉让我们的组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87983820;020-87979603;020-87975122; 020-37983879;020-87976783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版权所有: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粤ICP备11088286号-3